迈入数字经济时代,面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各种新生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开始困扰无数家长,也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命题。特别是随着元宇宙产业概念的兴起,“元宇宙+教育”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自2022年起,元宇宙教育产业相关项目不断落地,资本不断涌入,初创公司纷纷崛起,这样的发展环境让更多人对元宇宙科技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有了更多的猜想与期待。
第五届上海科幻影视产业论坛青少年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五届上海科幻影视产业论坛期间,著名科幻作家,重庆市作协科幻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重庆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萧星寒,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创作中心主任、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魏东晓,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科幻专委会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付昌义,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创始人,著名少儿科幻作家陆杨,《儿童时代》执行主编,资深科幻编辑于晨展开圆桌讨论。围绕“青少年教育在元宇宙中的挑战与机遇”这个话题,专家们对元宇宙时代青少年教育的痛点、热点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带来一系列前瞻解读。
(资料图)
左起萧星寒、魏东晓、于晨、付昌义、陆杨
话题一:教育领域是否也存在数字化转型的问题?
元宇宙的概念包罗万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内涵。早期,元宇宙概念仅仅就是“虚拟世界”。而随着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元宇宙概念,数字经济成为时代主旋律,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提速。那么,传统教育领域是否也面临数字化转型问题呢?
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付昌义
对此,在教育行业深耕多年的付昌义表示,疫情让线上教学成为了常态,很多的课都搬到网上了。这其中,像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之类的课程效果互动很好,而有些老师是被迫转为线上教学,并不适应,在授课方式上也存在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够。因此,数字经济时代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但相关实践的质量和效果有好坏之分。进入元宇宙时代,更要严格把控质量,才能保证内容的有效输出。
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创始人之一,著名少儿科幻作家陆杨
自2020年开始,受到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成为主流模式。即便到了后疫情时代,新形势下,在线课程创新发展依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对此,陆杨认为线上课最大的问题是施教者根本接受不到真正的反馈,反馈仅仅是文字,而无法看到学生的表情。他认为元宇宙发展下一个阶段,就是让线上教学可以真实反馈每一个学生的表情面容,只有真实重现的教学状态才能和真实教学保持一致的。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实现技术上的达标。
《儿童时代》执行主编,资深科幻编辑于晨
进入元宇宙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教育机构开始不失时机地拥抱AI,希望利用其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营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辅助教育工作者实现自动化教学等,全面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于晨就指出,现在的传统教育可能还是+AI,还没有达到AI+的程度。而青少年教育有一个特殊点,那就是青少年会成长。针对这个特点,她在从事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时,在开发产品时就更注重用户年龄细分化,旨在让小朋友的成长有一个可追溯,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积淀下来,变成一个带有社交性质的平台。目前,她也在AI+教育场景领域持续探索,一系列体现元宇宙性质的沉浸式、互动式教学也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著名科幻作家,重庆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萧星寒
话题二:怎样帮助青少年选择有用信息?
与现实世界不同,元宇宙是基于信息和数字概念而产生的,超越了原本的物理或者化学概念,而更多的是思考文化价值观、社会关系、圈层文化、信息交流等等。从某个角度而言,掌握了更多信息的人必然占有更多的优势。然而,现实世界我们会发现很多信息是无效的,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就为青少年选择信息方面带来了新问题。对此,付昌义从施教者的角度分析,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教材的选择。从图书层面来说,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教育部、专业机构和专家提供的推荐书目,必然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支持。不过很多时候,这些图书或教材的内容选择很重要,不仅需要家长层面的筛选,更需要做好引导。尤其是要引导青少年去主动接受知识,而不是只是浮于表面。各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引导工作,对于青少年教育来说都至关重要。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从兴趣开始,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陆杨认为,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点和爱好点是不一样的,推书单的过程就像开方子一样,也要“对症下药”,强调科普思维和科幻思维尤其重要。用这种科普思维和科幻思维,我们可以解构所有文学作品,可以帮助青少年找到万物运行的规律,最终可以解决他筛选的问题。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创作中心主任、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魏东晓
进入元宇宙时代,更多新技术和新工具的使用,也为青少年教育带来了更多新选择。魏东晓就指出,当下,激发学生自我意识和创意非常重要。在他看来,中国学生的整体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无可置疑的,但在前人相对涉猎比较少,或者说在一个已知世界以外的方向上去寻找突破还存在短板。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们读书多了,接受二手的素材也多了,以相对有限的精力,就很难再去分布到那些直接接触生活质感的活动里去。而进入元宇宙时代,我们有了新的工具方法,可以从这个角度进一步发挥它的效益。
话题三:怎样教育引导青少年跟上时代步伐?
伴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很多新兴学科或者边缘学科正在以超越我们想象力的速度不断涌现。一个行业往往会因为另一个行业的前沿发现而造成颠覆性的变革,有些行业衰落了,有些行业快速崛起。那么,在教育领域,如何帮助青少年跟上时代步伐呢?陆杨在分享中,就从自己少年时期的学习经历展开分析,他认为关键是要引导青少年学会自主学习和接受、选择,如今的青少年普遍被动选择人生、想法和梦想。要引导青少年跟上时代步伐,就是让他们在走出校园以后还能听从内心,能去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从长远来看,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而魏东晓在分析中指出,我国很多青少年在人生过程中主动选择的机会不明显,被动跟随的情况相对多一些,因而选择的习惯和意识未必很突出。如今我们常说注意力经济,从另一个角度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随之被消费,因此,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更要不断赋予青少年一定的自主选择机会。有了主动的选择,只要想做什么,他们就会坚持下来。
随着教学改革持续深化,课堂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而更注重于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启迪和提升。付昌义就指出,学校里的知识是基础理论,到了社会上很多是用不了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青少年更应当注重教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在国家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开启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更为重要。尤其是科幻,既能开启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能引导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可以进行深度探索实践。
元宇宙时代到来,更多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事物让很多成年人都面临一个磨合期,也为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内容和要求。然而于晨却认为,青少年不需要我们教育,因为他们就属于这个时代。很多人对于新技术的出现,会表现恐慌,但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这些就是稀松平常的现实。她认为,这两年来的线上教学让青少年失去了学校里面社交的机会,也失去了集体感,很多人都变成了孤零零的信息孤岛。未来,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导他们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因为这些东西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学不会了,这些远远比知识更为重要。
话题四:怎样帮助青少年寻找学习的动力?
在过去,青少年教育以线下为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课老师的水平和技巧。进入元宇宙时代之后,青少年可以更容易地从互联网获取知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一部分好学的学生可能因此高效积累知识进而高速进步,而另一部分学生就有可能沉溺于娱乐而荒废了学业。那么,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帮助青少年寻找学习的动力呢?
萧星寒在总结各位专家观点的基础上分析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按照他们与数字时代或元宇宙的关系来定义,他们就属于元宇宙的原住民。而在教育工作者中,很多成年人以及老一辈完全无法进入这个新世界,或者正试图理解元宇宙是什么。因此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有时候我们还真不能对青少年说三道四,元宇宙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不仅是青少年需要面对的,同样也是成年人需要去学习探索的。这是一个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过程,也是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生存本领。
综合一系列观点和阶段,专家们也一致认为:科幻改变未来,元宇宙就是青少年的,他们代表未来。专家们也寄语广大青少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热爱生活,拥抱元宇宙,和科技共同成长,带着自信迎接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